黃櫨是我國著名的觀賞植物,雖叫黃櫨,但是葉片秋季顏色變紅、明艷奪目,故也稱紅葉,香山必看的紅葉其實就是黃櫨;可作園林觀賞植物,黃櫨既可群栽也可與其他種類綠樹混植,黃櫨花后留下的的粉紅色豎立花梗遠遠望去可形成一片迷蒙羽毛狀景觀,除了觀賞作用,黃櫨造林價值也非常大。
培植黃櫨最好選取溫暖且陽光充足的地方,黃櫨生命力強,對土地肥力,土地濕潤度要求不高,但是遇澇災則病。土壤最好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黃櫨易于萌芽,生長迅速,所以培植起來比較容易。秋季中旬,溫差比較明顯時,葉片變紅。
黃櫨為落葉小喬木,成熟后可達到3-5m,果期從7月持續到8月,7月果實成熟后,可以收集種子,可用40度溫水,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浸泡一天,也可用濕沙覆蓋催種,加快出苗;秋季播種后到了冬季需要用稻草等覆蓋防寒保護黃櫨幼苗,如在春季播種,播種地點需要注意防風,且必須陽光充足,黃櫨種子發芽前不需要過多澆水保持土壤的濕潤即可。
黃櫨正常生長后,如秋季雨水較多,需要進行排水。黃櫨幼苗可以密植,如需補苗,最好安排在陰天或傍晚,施肥生長前期可用氮肥磷肥,速生期可加入鉀肥,生長到一定階段可只用鉀肥,且施肥一次不能過量。
黃櫨也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枝葉有清濕熱,鎮痛疼,抗疲勞,活血化瘀,抗凝血溶血栓的功效,對于感冒、炎癥、高血壓以及黃疸型肝炎有一定功效。根莖對于多種肝病以及麻疹有一定功效。
黃櫨姿態優美,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特別是深秋,一片紅云,艷美壯觀,又可保持水土,此外,木材可提供黃色工業染料,樹皮葉片可提取物質作為鞣化劑,葉片也可提煉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