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氣候中成長最為適宜,但是人工培育不可選取在炎熱干旱的地區。紅楓生命力旺盛,適應能力很強,但是在澇災中不易存活,所以澆水不宜過量。如要栽種,最好選取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環境,早春即能發芽,芽葉紅色,葉片上生有白色軟毛,由春轉夏之時,葉色變為淡紫色,個別呈現暗綠色,此時,葉片就頗具觀賞功能。
楓樹果實未成熟時為紫紅色,10月成熟后呈黃棕色,果實球狀。果實產量較大,每斤粒數可達13000粒左右。
而紅楓可以用扦插法或進行繁殖。如用扦插法,可在夏季6—7月梅雨時期進行,選取20厘米的枝條作為插條,蘸取植物生長調節劑后便可扦入基質中,移植后注意遮蔭噴水保濕施肥,每月施一次肥即可,從9月起可以鉀肥為主,1%的硫酸鉀溶液或草木灰浸出液就是很好的選擇,有助葉色紅艷。
如使用嫁接法,選取飽滿芽葉與1厘米葉柄作為接芽。砧木選取2-4年生的雞爪槭苗最佳,切接可在3-4月,靠接需在5-6月梅雨季節,秋季葉落后必須切離。嫁接后應定時澆水保持濕度,以增加成活率。
生長過程中除了夏季,平時不需過多澆水,夏季最好搭棚遮蔭,陰涼時還可灑水防暑,若想催紅,可在盛夏摘下大部分葉柄,葉片,其后追肥澆水不可少,也可直接放在陽光下。
紅楓可以作為名貴的觀賞植物,也可移入盆栽欣賞。紅楓主要有中國紅楓,日本紅楓和美國紅楓,各有千秋,但總能在秋季給人們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中國紅楓“霜葉紅于二月花”,由此看來,紅楓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值得大規模人工培植。